不少人觉得药膳 “熬得越久,营养越足”,尤其给肿瘤患者补身体时,总习惯把食材和药材一起炖上三四个小时。可事实上,这种做法不仅不科学,还可能给患者身体添负担。
药膳久熬的第一个问题,是营养大量流失。像山药中的黏液蛋白、菠菜里的维生素 C、黄芪中的黄芪甲苷等活性成分,长时间高温炖煮会被破坏。有研究显示,食材熬煮超过 2 小时,水溶性维生素损失率可达 60% 以上,原本想补的营养,最后只剩 “一锅浓汤”,性价比大打折扣。更关键的是,久熬还可能产生有害物质:肉类久炖会让嘌呤含量飙升,加重肿瘤患者本就脆弱的肝肾代谢负担;根茎类食材熬煮过久,还可能析出少量丙烯酰胺,对身体恢复不利。
成都平安肿瘤医院赵建华主任表示,对肿瘤患者来说,“轻烹饪” 才是更合适的选择。经历放化疗后,患者消化功能减弱、免疫力下降,太滋补或难消化的食物会增加肠胃负担,而轻烹饪能在保留营养的同时,让食物更易吸收。比如蒸南瓜能留住 90% 以上的 β- 胡萝卜素,快炒西兰花的硫代葡萄糖苷(一种有益活性成分)保留率比煮烂高 3 倍,这些营养成分能帮患者补充能量、增强抵抗力。
展开剩余46%具体怎么做?推荐四种轻烹饪方式!
一是蒸,像清蒸鱼、蒸山药,温度稳定在 100℃,不破坏营养还软嫩;
二是短煮,药膳煮 30-40 分钟即可,药材选当归、枸杞等易出味的,避免久熬;
三是快炒,用橄榄油大火快炒时蔬,时间控制在 2 分钟内,少放盐和酱油;四是焯水,肉类或蔬菜焯水 1 分钟去杂质,再简单调味,清爽不油腻。还要注意 “药材后放”:叶菜类、花类药材(如菊花、金银花)快出锅前放,根茎类(如党参、白术)提前 20 分钟放,既能出味又不浪费营养。
最后要提醒的是,肿瘤患者饮食不用追求 “大补”,清淡、均衡更重要。比如用蒸蛋羹搭配焯水青菜,或用山药、小米煮半小时做粥,都是简单又营养的选择。记住:药膳的核心是 “养”,不是 “熬”,选对烹饪方式,才能让营养真正帮到身体恢复。
发布于:四川省一鼎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