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朗普称俄罗斯经济糟糕透顶 美俄隔空互怼升级!最近国际新闻中热议的是特朗普与梅德韦杰夫之间的隔空互怼。特朗普上台不久便对俄罗斯施压,要求其结束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,否则将动用经济手段制裁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。此事从7月初开始发酵,到7月31日达到高潮,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点名批评梅德韦杰夫,称俄罗斯和印度的经济“死气沉沉”,并讽刺梅德韦杰夫是失败的前总统,却以为自己依然掌权。整个过程充满火药味,让人感觉美俄关系又回到了冷战时期的紧张状态。
这一切源于乌克兰冲突。自2022年2月起,俄罗斯在乌克兰展开特别军事行动,至今已持续三年多。美国和西方国家一直支持乌克兰,提供武器和资金,导致俄罗斯经济承受巨大压力。特朗普在2024年大选中获胜并于2025年1月20日就职后,承诺快速结束这场战争,推行“美国优先”政策。7月初,他公开给俄罗斯50天期限,要求普京停火并谈判,否则将对俄罗斯石油买家征收高关税。这是特朗普惯用的谈判风格,通过经济杠杆迫使对方让步。
然而,俄罗斯并未屈服。作为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,梅德韦杰夫是普京的亲信之一。他曾担任俄罗斯总统并在社交媒体上发声,代表俄罗斯的强硬立场。7月28日,特朗普将期限缩短至10天左右,表示对普京拖延的失望。梅德韦杰夫随即在X平台上回应,称特朗普在玩“最后通牒游戏”,提醒他俄罗斯不是以色列或伊朗,每个新通牒都是向战争迈进的一步,而且不是俄乌之间,而是美俄之间。他还拿拜登当例子,说别走那条老路。这番话在美国政界引起轩然大波。
美国参议员林赛·格雷厄姆是特朗普的铁杆盟友,看到梅德韦杰夫的帖子后立刻在网上反击,警告俄罗斯不要把特朗普和拜登混为一谈,并说特朗普会认真结束这场“血腥屠杀”。果然,7月31日凌晨,特朗普在Truth Social上发帖,直接针对梅德韦杰夫开炮。他说美国对印度和俄罗斯的经济合作没兴趣,让他们把“死气沉沉”的经济绑一起去吧。他还直指梅德韦杰夫是“失败的前俄罗斯总统”,警告他注意自己的话,因为正进入“非常危险的领域”。
这个回应不仅涉及个人攻击,还牵扯到更广泛的国际经济问题。印度是俄罗斯石油的大买家,自从西方制裁俄罗斯后,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量大增,帮助俄罗斯绕过部分经济压力。特朗普的关税威胁针对的就是像印度这样的国家,目的是切断俄罗斯的收入来源。尽管俄罗斯经济确实受制裁影响,但通过转向亚洲市场,他们维持住了基本盘。印度经济也在快速增长,2025年第一季度GDP增速达7.4%,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。特朗普说两国经济“死气沉沉”,显然是夸张手法,用来施压。
梅德韦杰夫很快反击,在Telegram上发帖称特朗普的反应证明俄罗斯的方向正确,还提醒特朗普想想“行尸走肉”那种末日场景以及苏联时代的“死手”核系统。这个系统是冷战时期设计的自动核反击机制,如果俄罗斯领导层被摧毁,它能自动发射导弹。梅德韦杰夫的言辞总是极端,过去几年多次提到核威胁,目的是震慑西方。这次也不例外,意在告诉特朗普,别以为经济制裁就能逼俄罗斯就范,俄罗斯有底牌。
整个事件反映了美俄关系的复杂性。特朗普想通过强硬姿态推动和平谈判,但他与普京的私人关系一直被外界猜测。特朗普过去夸普京聪明,但最近公开表达失望,说普京的话听起来好听,却没实际行动。俄罗斯则坚持自己的和平条件,包括乌克兰非军事化和承认某些领土变化,这些条件乌克兰和西方都无法接受。梅德韦杰夫的角色在这里很关键,他不像普京那么低调,而是公开当“恶人”,帮俄罗斯发泄不满,同时测试美国的底线。
从经济角度看,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是双刃剑。美国确实和俄罗斯贸易少,但全球能源市场紧密相连。如果对印度征收25%关税,可能会推高全球油价,影响美国消费者。印度政府已经表示在研究影响,但未直接回应特朗普的批评。其他BRICS国家如中国和巴西也在观望,特朗普早前威胁对支持去美元化的国家加税,这事可能扩大成更大贸易战。尽管俄罗斯经济受到打击,但通过转向东方,GDP在2025年前五个月还是增长了1.5%,显示出韧性。
国际媒体对此事报道广泛。《纽约时报》分析说,梅德韦杰夫给特朗普提供了攻击目标,而不直接针对普京,保持谈判空间。路透社聚焦核威胁的风险,强调美俄对抗升级的危险。福克斯新闻则支持特朗普的立场,说他对俄罗斯经济的批评一针见血。全球股市因此波动,能源价格短期上涨,投资者担心事态恶化。联合国安理会在7月31日讨论乌克兰问题,美国代表重申特朗普的期限,俄罗斯代表则称通牒无效。
这件事暴露了美俄深层矛盾。特朗普想用经济手段解决问题,但俄罗斯有军事和核威慑作为后盾。梅德韦杰夫的回应让特朗普看起来更急躁,而特朗普的批评则让俄罗斯显得更团结。全球都在关注,但没人希望这变成真正的冲突。希望双方能坐下来谈,避免嘴炮升级成实打实的对抗。
一鼎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